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前大营新村的岁月长河里,我们都盼望亲情似温暖港湾、司法如公正天平。但杨先荣女士的经历,却让我们目睹了人性的冷酷,也看到了司法可能有的不公,令人痛心。
一、家庭变故与亲情破裂
1988 年公公的离去,本已让家庭蒙上阴影,可 1989 年婆婆的改嫁方式,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重创。在那个大雨倾盆的深夜,婆婆不告而别,她的离去是如此决绝,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。此后,她对亲生儿子不闻不问,甚至阻止相见,却全身心投入到改嫁家庭,资助他人子女上学、成婚、育儿,全然不顾自己儿子的生活。这种行为,无疑在亲情的画卷上划下了一道深深的裂痕。
二、婚后坎坷与经济困境
2006 年,杨先荣与丈夫成婚,这本是新的开始,然而婆婆却缺席婚礼,仿佛在宣告与这个家庭情感纽带的断裂。之后,夫妻为了有一个安身之所,借钱盖房,甚至背负高利贷,而婆婆未曾伸出援手。
婚后的生活更是充满坎坷。老公长期酗酒导致生育问题,两次试管婴儿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,杨先荣也因此患上多种疾病,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,让她失去了工作能力,经济陷入困境,仅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。
2022 年 12 月 28 号,丈夫重病却因家人冷漠无人帮助,导致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离世。在夫妻二人先后患病期间,婆婆从未出现,双方的关系早已如同陌生人。
三、遗产纠纷与司法问题
2023 年,婆婆起诉分割老公遗产,法院依法按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后按继承份额分割,正常情况下婆婆应得四分之一。然而,在大兴法院一审时,问题频出。婆婆以残疾证问题为由无故拖延开庭,而法官的判决更是令人瞠目。遗产分割未按合理份额,而是依照婆婆的要求,将一楼和二楼较好的房间分给婆婆,这使得杨先荣居住困难且失去了出租房屋这唯一的经济来源。而婆婆经济状况良好,有拆迁利益、补贴且有女儿赡养,法官却未充分考虑杨先荣困境。
司法过程中的问题更是令人悲愤。一审法官未深入调查婆婆的生活状况便认定其困难,导致遗产分割明显偏向婆婆,甚至未给予杨先荣在法庭上充分发言的权利。二审时,对方律师竟对杨先荣进行恶意人身攻击,污蔑她是山村来的 “穷山沟子”,还 “家暴老公”,而法官却未对这种恶意行为加以制止。完全不顾杨先荣才是长期家暴受害者的事实。
此外,婆婆和后公公家族有人在镇政府工作,村主任是老公亲兄弟的媳妇,法官也曾向其核实,杨先荣怀疑关系网影响了审判。2023 - 2024 年天然气补贴以遗产分配为由停发,此前一直正常发放。
这一事件不应被忽视,我们期待公正的阳光能穿透迷雾,照亮这个被黑暗笼罩的角落,还杨先荣一个公平的结果,让正义得以伸张,让亲情和公正不再被践踏。
免责声明: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,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平台及媒体无关,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!